中華傳統文化中,有個蘆衣順母的孝子故事。
這個人叫閔損,字子騫,春秋時期魯國人,孔子的弟子,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。
孔子曾讚揚他說:“孝哉,閔子騫!”。
他生母早死,父親娶了後妻,又生了兩個兒子。繼母經常虐待他。冬天,繼母給兩個弟弟穿上用棉花做的棉襖冬衣,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“棉衣”。
一天,父親出門,閔損牽車時因寒冷凍得發抖,將牽牛的繩子掉落地上,牛差點跑了,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,衣服被鞭子打破,衣縫裡的蘆花飛出來,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。
父親非常氣憤,返回家後要休妻。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。
父親問:“孩子,為什麼?”
閔損說:“留下母親,只是我一個人受冷;休了母親,三個人都要挨凍。”
父親十分感動,就依了他。繼母聽後,悔恨知錯,從此對待他親如自子。
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,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、是好是壞,這件事就一定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,這在哲學界被稱為深信定律。
一個人相信“菩薩會保佑我的,身體哪怕生了癌症也會好的”,結果癌症真的會好。
相信的事一定會發生,因為當人有了信心之後,會產生一種能量。
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的壽命不長了,那這個人真的可能很快會死去。
所以,學佛人要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念頭,是命運修造的原則,因為信念可以轉換成能量。
有好的意念是一種福報,每天要想一想:我很幸福了;我比別人已經快樂太多……這是一種福氣。
想給自己植福,必須建立良好的善念。如果每天能幫助到別人,說明自己還有能力、還有能量。希望大家眾善奉行、諸惡莫作。
世上最厲害的算命叫因果;
世上最神奇的消災叫懺悔;
世上最靈驗的延壽叫放生;
世上最穩當的投資叫布施;
世上最有效的治病叫知足;
世上最容易的幸福叫隨緣;
世上最殊勝的功德叫慈悲;
世上最快速的解脫叫放下;
世上最睿智的選擇叫修行;
世上最能修出六道的叫般若。
學佛人,心靜者高,高者俯瞰世界。
一個人心能平靜,位置就越來越高,境界越來越高,越高越能看見這個世界非常渺小。在飛機場的時候,是不是覺得飛機場很大?當飛機起飛之後,飛機場越來越渺小。當我們身在人間,我們看到每一件事情都是這麼大,放不下;當離開了這個世界,就會慢慢覺得一切都是這麼渺小,一切都不可得。所以,要學會放下。
心明者清,清者照見虛空。
生活中有10%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,而另外的90%,卻是我們可以控制的。
心理學家認為,覺得自己今天倒霉,真的會倒霉。
佛家認為,針對別人的行為動怒,就等於向一塊橫在我們路前的石頭大發脾氣一樣愚蠢。
當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%,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%。